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乳腺癌高峰论坛上,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参会专家探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内分泌药物的选择以及内分泌耐药后治疗。CDK4/6抑制剂是近两年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新星,《肿瘤瞭望》特别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树森教授接受专访,就CDK4/6抑制剂的获益和安全性进行了简要评述。
肿瘤瞭望:亚洲患者中CDK4/6抑制剂的安全性和疗效如何?
王树森教授:CDK4/6抑制剂是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众多临床研究已公布了在标准内分泌治疗基础上,增加CDK4/6抑制剂治疗晚期内分泌敏感或耐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其中PALOMA-1、PALOMA-2 和PALOMA-3系列临床试验最具代表性。
PALOMA-2和PALOMA-3研究分别是CDK4/6抑制剂Palbocilcib一线、二线内分泌治疗晚期HR,入组患者中部分为亚裔。前者共计入组666例患者,亚裔患者(95例)占14%;而后者入组521例患者,约20%为亚裔(105例)。
通过对亚裔患者治疗数据进行分析,在安全性方面,CDK4/6抑制剂发生率最高的是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以及白细胞下降。其中PALOMA-2亚裔亚组分析提示,palbociclib联合来曲唑对比安慰剂联合来曲唑,最常见的G3/4不良事件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95%/13%;89%/3%),感染(66%/50%;5%/0%),口腔炎(49%/20%;0%/0%);PALOMA-3研究中Palbociclib联合氟维司群最常见的G3/4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92%)和白细胞减少(29%)。
亚裔患者与非亚裔患者相比毒副反应存在差异,前者的中性粒细胞下降的总体发生率略高。但是亚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不差,机制上不同于细胞毒化疗诱发的粒缺,处理原则也是有区别的。
从安全性来看,似乎亚裔人群中CDK4/6抑制剂毒副反应更高,可能导致在具体的用药剂量上,亚裔患者药物减量的几率更高,而剂量强度上亚裔确实低于非亚裔。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剂量减少会引起疗效下降或造成不良影响。
从疗效来看,PALOMA-2研究中芳香化酶抑制剂(AI)基础上增加CDK4/6抑制剂,整体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从14.5个月提高到24.8个月;亚裔亚组分析显示PFS从13.9个月提高到25.7个月。
简单对比不难发现,亚裔和整体患者的生存获益是一致的。进一步分析,亚裔患者中因毒副反应所导致治疗减量或终止的比例略高,但这并未影响治疗获益。
肿瘤瞭望:CDK4/6抑制剂的亚组获益研究进展
王树森教授:对于每一个新药的研发和应用,我们都特别期待发现优势获益人群,以提高药物的使用效率。CDK4/6抑制剂也有相关的探讨,比如是否RB蛋白表达或P16基因缺失的患者获益更多?CCND1、ESR1基因等指标是否能够预测获益?
现有的研究结果并未发现包括PIK3CA、ESR1、RB、CyclinD、Ki67在内的一些指标能够预测CDK4/6抑制剂的治疗获益。所以说在生物标记物预测疗效研究方面,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
就临床参数而言,PALOMA-2研究中基于预后因素和基线特征等进行的亚组分析提示,所有亚组(按分层因素以及基线特征定义)中Palbociclib联合来曲唑组都观察到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无论有无内脏转移或骨转移,CDK4/6抑制剂提供的获益都非常明显的。综上所述,目前并没有发现CDK4/6抑制剂特定的获益人群,这也许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肿瘤瞭望:CDK4/6抑制剂是否适用于绝经前或者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
王树森教授:众所周知,中国乳腺患者处于绝经前或者围绝经期的比例高于西方,因此需要关注CDK4/6抑制剂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前景。
PALOMA-3研究入组的乳腺癌中包括一部分绝经前或围绝经期的患者,这部分患者在去势治疗的前提下使用氟维司群联合CDK4/6抑制剂与绝经后患者的获益趋势基本一致。因此提示对于绝经前或围绝经期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同样可以通过加入CDK4/6抑制剂实现更多的获益。